跳至主內容
大古股份有限公司
胡永正

胡永正近年經常演唱巴赫的作品,例如《聖約翰受難曲》、《聖馬太受難曲》、《聖馬可受難曲》、《尊主頌》、《聖誕神曲》、《B小調彌撒曲》,以及清唱劇第 4、6、21、22、30、38、47、62、70、78、80、82、94、102、131、139、147、158及211部,與畢特、陳子虔、卡殊拿、楊欣諾、孫子承等指揮合作,加強對早期音樂的理解。此外,他曾於香港巴赫音樂節、馬來西亞巴赫節及德國圖林根巴赫周中演出。他曾與西曼、利靈、古特文、維勒、高恩、林望傑、廖國敏、葉詠詩等合作,參與韓德爾的《彌賽亞》、海頓的《創世記》、莫扎特的安魂曲、孟德爾遜的《以利亞》及《聖保羅》、佛瑞和布拉格姆斯的安魂曲等神曲的獨唱。

 

胡氏曾參演的歌劇包括:香港藝術節的《婆婆》及《兩個女子》;新視野藝術節及北京國際音樂節製作的得獎作《天使之骨》;陳慶恩原創的《烏龍功夫》、《大同》、《蕭紅》;以及與香港歌劇院、香港都會歌劇院、非凡美樂、Pop Up Production合作的《茶花女》、《天堂與地獄》、《波希米亞人》。

胡氏畢業於伊士曼音樂學院,取得演唱及文獻研究碩士;2003和2006年於香港浸會大學分別取得社會科學,及聲樂演唱及教學學士學位(一級榮譽畢業)。另在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獲頒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。他在2005和2009年先後考獲ATCL及LRSM文憑。其恩師包括麥克弗教授、陳晃相及劉永生。

現任宣道會屯門堂音樂指導;香港中文大學及琴音樂中心的聲樂教師;香港嶺南大學黄炳禮音樂及演藝部助理教授;香港教育大學駐校藝術家;香港浸會大學團隊音樂事工主任;以及香港大學室內合唱團指揮。獲選為美國聲樂教師協會會員,及其香港分會主席,致力推廣聲樂的健康發展及提高大眾對聲樂的鑑賞能力。

 

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