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内容
大古股份有限公司
胡永正

胡永正近年经常演唱巴赫的作品,例如《圣约翰受难曲》、《圣马太受难曲》、《圣马可受难曲》、《尊主颂》、《圣诞神曲》、《B小调弥撒曲》,以及清唱剧第 4、6、21、22、30、38、47、62、70、78、80、82、94、102、131、139、147、158及211部,与毕特、陈子虔、卡殊拿、杨欣诺、孙子承等指挥合作,加强对早期音乐的理解。此外,他曾於香港巴赫音乐节、马来西亚巴赫节及德国图林根巴赫周中演出。他曾与西曼、利灵、古特文、维勒、高恩、林望杰、廖国敏、叶咏诗等合作,参与韩德尔的《弥赛亚》、海顿的《创世记》、莫扎特的安魂曲、孟德尔逊的《以利亚》及《圣保罗》、佛瑞和布拉格姆斯的安魂曲等神曲的独唱。

 

胡氏曾参演的歌剧包括:香港艺术节的《婆婆》及《两个女子》;新视野艺术节及北京国际音乐节制作的得奖作《天使之骨》;陈庆恩原创的《乌龙功夫》、《大同》、《萧红》;以及与香港歌剧院、香港都会歌剧院、非凡美乐、Pop Up Production合作的《茶花女》、《天堂与地狱》、《波希米亚人》。

胡氏毕业於伊士曼音乐学院,取得演唱及文献研究硕士;2003和2006年於香港浸会大学分别取得社会科学,及声乐演唱及教学学士学位(一级荣誉毕业)。另在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获颁基督教研究文学硕士。他在2005和2009年先后考获ATCL及LRSM文凭。其恩师包括麦克弗教授、陈晃相及刘永生。

现任宣道会屯门堂音乐指导;香港中文大学及琴音乐中心的声乐教师;香港岭南大学黄炳礼音乐及演艺部助理教授;香港教育大学驻校艺术家;香港浸会大学团队音乐事工主任;以及香港大学室内合唱团指挥。获选为美国声乐教师协会会员,及其香港分会主席,致力推广声乐的健康发展及提高大众对声乐的鉴赏能力。

 

 

返回